宋仁宗的警世名篇《警世阕》: 仅80字, 却道尽祸福有道

加拿大pc28下载安装苹果
新闻动态
栏目分类
宋仁宗的警世名篇《警世阕》: 仅80字, 却道尽祸福有道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0:29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弘扬国学,传承经典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《警世四阕》为北宋仁宗赵祯所作劝世诗,全诗以儒家仁德为纲,融佛家因果之思,分四阕阐发修身、处世、为善之理。

《警世四阕》以其精炼而富有哲理的言辞,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品德修养、言行举止与人生福祸之间的紧密联系,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智慧启迪。

其语言警策如钟,对仗工稳,堪称帝王诗中的德教典范。

《警世四阕》其一

北宋·赵祯

一星之火,能烧万顷之薪;

半句非言,误损平生之德。

身披一缕,常思织女之劳;

日食三餐,每念农夫之苦。

苟贪妒损,终无十载安康;

积善存仁,必有荣华后裔。

福禄善庆,皆因积德而生;

入圣超凡,尽是真实之得。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一星之火,能烧万顷之薪;

半句非言,误损平生之德。

【释义】

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毁大片柴火,半句不恰当的话会损害一个人一生的品德。

【感悟】

小事小节常是大事大德的开端。古人云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。”

一星火看似微不足道,但若不加防范,便可能引发燎原之势,造成巨大损失;半句非言或许只是口舌之快,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却难以估量,会玷污一个人的道德声誉。

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小石子,虽石子微小,却能激起千层浪,打破原本的宁静,改变周围的生态环境。

我们当从细微处约束自身,谨言慎行,避免因小失大,守护好自己的品德,让生命之湖始终保持澄澈。

【2】

身披一缕,常思织女之劳;

日食三餐,每念农夫之苦。

【释义】

身上穿着一丝一缕的衣服,要常常想到织布的女子的辛劳;每天吃着三顿饭,要常常想到种田农夫的辛苦。

【感悟】

衣食皆来之不易,饱含着劳动者的血汗。正所谓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。

每一件衣物背后,是织女穿梭往来、手指被丝线勒出红痕、日夜辛勤劳作的成果;每一顿饭食背后,是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、汗滴禾下土、与天时地利拼搏的收获。

我们在享受这些物质馈赠时,若能常怀感恩之心,便会懂得珍惜,杜绝浪费。

这不仅是对劳动者最真挚的敬意,更是自身品德修养的体现,能使我们在物质充裕的时代,依旧坚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让感恩与尊重成为生活的底色。

【3】

苟贪妒损,终无十载安康;

积善存仁,必有荣华后裔。

【释义】

如果一个人心怀贪婪、嫉妒,损害他人,终究不会有十年的安康生活;积累善行、心存仁爱,后代必定会荣耀显达。

【感悟】

品德善恶决定人生与家族的命运走向。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绝非虚言。

贪妒损人之人,内心被负面情绪占据,机关算尽、疲于算计,生活怎得安宁?且其行径破坏人际关系,失道寡助,祸患丛生,安康无从谈起。

反观积善存仁者,以仁爱温暖他人,用善行感化周遭,营造和谐氛围,自身收获心安,家族也积累德行底蕴。

德厚流光,后辈受先辈品德荫庇,于良好家风熏陶下成长,往往能奋发有为,走向荣耀,家族绵延繁盛,福泽深厚。

【4】

福禄善庆,皆因积德而生;

入圣超凡,尽是真实之得。

【释义】

福气、俸禄、善行与喜庆之事,都是因为积累德行而产生的;进入圣人境界、超越凡人,都是真实努力所得。

【感悟】

德为福之基,境由心而造。《易经》有言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”

福禄善庆不会凭空降临,唯积德累功,方能厚植福缘。

那些在生活中有福禄之人,往往心怀善念,行善积德,以真心待人,用善行暖世,福报自然相随。

而追求入圣超凡,绝非朝夕之功、空想之愿,需脚踏实地,不断修炼品德、增长学识、提升境界,在日复一日的真实付出与磨砺中,沉淀出非凡气质,达到高远之境,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。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图片
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